厂家服务电话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400-800-5896

新闻资讯

食品安全检测仪工作原理(食品安全检测仪主要检测项目)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日期:2025-07-04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上升,食品检测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品安全检测仪的使用増加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节约检测时间和成本,扩大食品安全检测范围,让人类远离了有毒食物的危害。

食品安全检测仪工作原理

食品安全检测仪工作原理:

1.酶抑制率法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在412nm处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2.分光光度法

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具有其持有的吸收光谱。即使是相同的物质由于其含量不同,对光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分光光度法就是利用这特性来测定物质含量,先配制系列浓度由小到大的标准溶液,在测定待测溶液时,操作条件应与制作标准曲线时相同,以待测液的 A 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该样品的相应农度。颜色的深浅即吸光度的低与样品中该指标成分的浓度成相关性,并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服从朗伯一比尔定律。因此检测的吸光度值经食品安全检测仪内置的标准曲线软件自动计算可得出样品中该指标成分的准确浓度及是否标的结果。

3.胶体金法

将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以条带状固定在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吸附在结合垫上,当待检样本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上后,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溶解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试剂后相互反应,再移动至固定的抗原或抗体的区域时,待检物与金标试剂的结合物又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带上,产生显色反应。当光源照射到检测带,反射光被收集并转化为电信号,食品安全检测仪根据信号的强弱即可判断被测物质的阴阳性。

4.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食品安全检测仪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为止,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食品安全检测仪主要检测项目

食品安全检测仪主要检测项目: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双氧水、亚硝酸盐、硝酸盐、苯甲酸钠、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硫酸镁等

有毒有害物质:甲醛、吊白块、硼砂、过氧化苯甲酰、工业碱、溴酸钾、罗丹明B、三聚氰胺、苏丹红等

果蔬中:农药残留,病害肉诊断:组胺、挥发性盐基氮、肉制品酸价、水发产品中组胺

重金属含量:铅、镉、铬、汞、砷、锡、镍、铝等。食用油脂检测:过氧化值、酸价、油脂丙二醛等。

瘦肉精激素类(兽药):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己烯雌酚、喹乙醇等。

抗生素残留类(兽药):四环素类、硝基呋喃类、磺胺类、沙星类、喹诺酮类、庆大霉素、链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市面上的食品安全检测仪也很多,但用上的原理基本也就以上几种,不管用的是哪种原理,只要能帮助工作人员检测食品安全就是好的工具。食品安全检测仪的使用也増加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节约检测时间和成本,扩大食品安全检测范围,让人类远离了有毒食物的危害。


本文网址:http://www.nongyao17.com/xw/849.html

返回顶部